Wednesday, November 14, 2012

让个性飞扬:电影<杀生>观后感

刚刚看了电影<杀生>,觉得是难得一见的好片子,刚开始没什么,越往后看越有感觉,留给人的思考余地很多。总的说这是一个“共性扼杀个性”的故事。故事说的是一个长寿镇的地方出了一个小地痞似的人,到处惹是生非,破坏了长寿镇的安定团结,最后被长寿镇的人设计死亡的故事。一个有缺点爱捣乱的人(其实也有优点,比如说救了陪葬的哑巴女人),能不能被社会所容?应不应该被社会所容?放在中国历史的背景下,这个故事更有意义。

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平衡发展总是需要两条腿走路:有德治就有法治,有贫富分化就有大锅饭,有社群主义就有自由主义,有物质建设就有精神建设。就好比中国的阴阳理论,阴阳相济,取得平衡的这个度很重要,也就是中国古人说的“中庸”,任何一个走向某个极端的制度都是无法长期存在的。

为什么要在矛盾中求平衡?究其根本,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一个个矛盾的个体,是一个个集成了善与恶的个体。我们帮助/包容过别人,也伤害/攻击过别人;我们追求物质,也渴望精神;我们喜欢自我的张扬,也愿意体会社群的温暖。可惜很多时候,事情是相互矛盾的,而我们必须面临着所谓的抉择。是选择包容还是反击?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,还是和大家一致?我们每天都在选择,重要的就是这个度,或者说审时度势,有时候就要选择坚持,而有时候就要选择放弃。一个总是坚持自我的人是很难融于社会的,而一个总是听别人意见的人是一个迷失了自我的人,这两种人都不会快乐的生活。

共性和个性也是一样,人有发展个性的需求,也有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。好的个性是人类进步创造的动力,而好的共性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。

过度的强调共性会让人丧失自我的创造性和主动性,某些宗教和共产主义都有过分强调共性的一面,在这种社群中,个体常常被忽视掉。信仰中教条的初衷是避恶扬善,想要去掉人性中的恶,发扬人性中的善,可结果是常常没把握好这个度,把人性中的个性给去掉了,因为很多个性的东西被认为是恶的。

过度的强调个性会让人产生反社会的行为,因为人性中的恶没有得到抑制,而我们自己往往不以之为恶,ego不断变大,最终不能被周围的人群所容。就像尼采那样,一生张扬自我,最终却疯掉了。

回过头来,中国的历史从独尊儒家和佛教进入以来,就开始了千年的全社会塑造共性,扼杀个性的努力,而非常缺乏把握好度。比如说:孝和礼是的初衷好的,但度把握不好就成了扼杀个性的教条,成了奴性和酱缸文化的元凶。<杀生>这个电影是对尊重个体个性的呼唤,不只是要尊重牛结实这个似乎是小地痞的个体个性,也包括马寡妇,老爷爷,以及所有的镇上的人。因为长寿镇上的人已经为了“长寿”这个共性牺牲了很多人的个性了,包括个人的喜恶,嗜好,甚至生命。

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也一样常常强调社会共性,而扼杀孩子的个性。比如说,当一定要上名校,成绩好,当律师医生(社会共性),对烹饪有兴趣没出息(扼杀个性)等等。其实,这类的家长往往也是被扼杀了个性的那些人,只是不自觉把加在自己身上的重复在孩子身上了。家庭如此,社会如此,国家如此。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